公司新闻

吉伦沃特禁药事件升级:涉毒刑事调查开启,CBA 外援面临两年禁赛

2025-07-15 1

中国 CBA 联赛近日因外援涉毒事件陷入舆论漩涡。广东男篮外援特洛伊・吉伦沃特(Troy Gillenwater)在 2025 年季后赛期间被检测出体内含有羧基四氢大麻酚(THCA)—— 这种大麻植物的前体物质不仅违反世界反兴奋剂机构(WADA)规定,更在中国法律中被明确列为毒品。事件曝光后,吉伦沃特声称违禁品系他人提供,并已提交相关证据,但这一辩解未能平息争议,反而引发警方介入刑事调查,其职业生涯和 CBA 联赛形象均面临重创。

DB真人旗舰

一、违规实锤:从兴奋剂到刑事犯罪的双重打击

根据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公示,吉伦沃特的违规行为发生在 4 月 16 日广东客场对阵山西的季后赛首轮 G2 中。此役他砍下 36 分,却在赛后药检中被查出 THCA 浓度高达 38 纳克 / 毫升,远超 WADA 规定的 15 纳克阈值。更关键的是,他主动放弃 B 瓶复检,等于直接承认违规事实。

吉伦沃特禁药事件升级:涉毒刑事调查开启,CBA 外援面临两年禁赛

THCA 作为四氢大麻酚(THC)的前体,虽本身不直接产生精神活性,但 WADA 将其归类为 S9 类违禁物质(大麻类),违规者通常面临至少 2 年禁赛。而在中国,THCA 被《刑法》第 347 条明确列为毒品,吉伦沃特的行为已突破体育违规范畴,山西警方已介入调查其毒品来源,重点排查其社交圈及球队关联人员。

二、吉伦沃特的辩解与争议:“别人给的” 能否洗脱罪名?

面对指控,吉伦沃特向调查机构提交证据称,违禁品是在山西客场期间由他人提供,且服用时间在季后赛前。这一说法引发两大争议:

  1. 法律责任划分:若能证明其不知情且无过错,根据 WADA《反兴奋剂条例》第 10.5 条,禁赛期可缩短至 3 个月;但若涉及主动获取或参与毒品交易,不仅禁赛期可能延长至 4 年,还将面临刑事追责。
  2. 毒品流通链条:警方调查显示,吉伦沃特在山西接触的 “神秘人” 极可能是熟人或球队内部人员。CBA 联赛近年来外援涉毒案例频发,此次事件暴露了客场管理、球员社交监控等漏洞。

三、连锁反应:广东队危机与 CBA 联赛公信力挑战

吉伦沃特事件对多方造成深远影响:

  • 个人层面:36 岁的吉伦沃特正值职业生涯末期,禁赛处罚几乎宣判其 CBA 生涯终结。即便禁赛期最短为 3 个月,其高龄和污点记录也难获其他联赛青睐。
  • 俱乐部层面:广东男篮已提前续约吉伦沃特,如今不仅面临成绩取消(季后赛对阵上海系列赛未涉药,排名暂保留),还可能被处以罚款、减少引援名额等处罚。主帅杜锋因管理失职或遭警告,俱乐部反兴奋剂培训不足的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。
  • 联赛层面:CBA 形象因 “外援涉毒” 标签受损,国际媒体如 ESPN 批评 “中国联赛监管失序”。为挽回声誉,CBA 紧急出台新规,要求外援提供 WADA 无违规证明,并对涉毒球员实施终身注册限制。

四、行业警示:反兴奋剂管理的漏洞与改革方向

此次事件暴露出 CBA 在反兴奋剂管理中的多重问题:

  1. 检测机制缺陷:吉伦沃特本赛季仅接受 1 次赛外药检,而国际篮联(FIBA)建议外援每季度至少检测 2 次。
  2. 文化差异忽视:THCA 在部分国家非刑事化,但 CBA 未对外援进行针对性法律培训,导致认知偏差。
  3. 处罚标准模糊:CBA 此前对兴奋剂违规的处罚多为禁赛 3-6 个月,与 WADA 标准存在差距,此次事件倒逼联赛与国际接轨。

专家建议,CBA 需建立 “事前预防 + 事中监控 + 事后追责” 的全链条机制:强制外援参加反兴奋剂课程、增加随机药检频次、将反兴奋剂条款纳入球员合同,并对俱乐部管理层实施责任连带考核。

五、未来展望:法律裁决与联赛重塑的双重考验

目前,吉伦沃特案仍处于调查阶段: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将根据其提交的证据裁定禁赛时长,而山西警方的刑事调查结果将决定是否追究其刑事责任。若毒品来源指向球队内部,事件可能进一步升级,甚至引发 CBA 历史上首例球员涉毒刑事判决。

对于 CBA 而言,此次事件既是危机也是契机。通过完善制度、强化执行,联赛有望重建公信力,避免重蹈 “外援管理失控” 的覆辙。而吉伦沃特的命运,则成为职业体育 “规则与欲望” 博弈的又一鲜活样本。